2024-2025学年下高一历史校本5

2025-09-03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闽清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校本5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苏美尔神话中,人是神明恩利尔像种植庄稼一样在土里种出来的;而玛雅创世神话中,神用玉米面和着水塑造了人。从这些神话中可推知,人类早期文明

A.缺乏文字记载 B.具有同源性 C.彰显君权神授 D.与农业相关

2.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获胜并非取决于诸神,而是仰仗强大的海军。其观点

A.否定了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 B.体现了史学家的理性精神

C.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D.冲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3.有学者认为“波斯人没有建立一个具有完全的组织的帝国,没有把他们的原则昭被征服的各地,不能把各属地造成为一个和谐的‘全体’,而是一个种类万殊的集团”。该学者认为帝国的缺陷是

A.行政管理粗放 B.经济联系松散 C.文化认同缺失 D.风俗习惯迥异

4.中古西欧的庄园主要由农奴耕种。农奴虽没有人身自由,但领主不能随意剥夺他们分到的土地,也不能随意支配和买卖他们。庄园内的这种生产关系

A.提高了农奴的政治地位 B.剥夺了各级领主的权力

C.有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D.得益于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5.美国学者恩诺在《马里》一书中写道:“14世纪,廷巴克图城内商队众多、人口稠密、有多座清真寺,并有大量来自埃及、阿拉伯的学者在那里讲学。”据此可知,廷巴克图

A.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垄断了西非的贸易

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D.官办教育十分兴盛

6.阿兹特克人将淤泥从湖中捞起,堆积在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耕种者每年可以从园地中获得多次收成,并将农产品通过周围的水道运往各地市场。“浮动园地”的发明

A.促进了美洲作物的传播 B.基于独特的自然环境

C.巩固了印加帝国的统治 D.源于迁徙的生活方式

7. 1494年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说: “粮食应该(继续)运到这里(美洲)……我们要的是小麦、大麦和葡萄藤……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如果在这个移民数(一千人)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这可以用来印证

A.殖民活动拓展 B.世界市场形成 C.物种交流频繁 D.争夺殖民霸权

8.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于1433年创作的自画像《戴红头巾的男子肖像》。画框上方用希腊字母写着“如我所能”,表达画家对创作能力的自信。该画像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成熟 B.彰显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C.展现了科学革命的内涵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9.下图为16、17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的航路示意图(部分)。这些航路的开辟

A.助推了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D.丰富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10.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马尼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数量激增,居民包含菲律宾人、华人、日本人、西班牙人等。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三角贸易 D.明治维新

11.1714年,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私之恶,公之益”的理论,即积累个人财富是一种自利行为,但最终得益的却是社会,因此“人性中满足自己利益的需要这一欲望是无可指责的”。这一理论

A.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

C.揭示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 D.勾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

12.《人权宣言》第三条规定:“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清楚授予的权力。”此规定包含的思想直接来源于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13.“本来意义的人文主义”如修辞、逻辑、古典文学等的研究渗透到了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之中,广义上的人文主义所包含的思想或精神也被宗教改革家们所继承,而且被他们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落实到社会政治制度之中去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反对欧洲民众信仰耶稣 B.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联

C.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D.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

14.1720年,英国进口原棉仅196.8万磅,1780年增加到687.7万磅,到1819年,原棉进口已达1.497亿磅。这些变化缘于

A.价格革命导致货币贬值 B.英国率先开展殖民扩张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集中 D.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

15.1823年,门罗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宣称: “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美国旨在

A.推动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B.打击欧洲殖民侵略势力

C.建立其主导的美洲体系 D.建立公正平等国际秩序

16.1800年前后,人们在伦敦泰晤士河还能钓上三文鱼,但是到了1858年,河水却变得臭气熏天,就连下议院在开会时也不得不用浸泡过氯化钙溶液的窗帘遮住窗户。这体现了

A.城市环境的恶化 B.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C.内燃机的普及 D.内河航运迅速发展

17.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王位继承法》这一规定是为了

A.防止宗教势力掌权,维护贵族阶级利益 B.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防止宗教思想渗透,维护自由民主思想 D.防止英国国王掌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8.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简况。该表可用来研究

时间
运动
政府的应对
结果
1831年
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军事镇压
失败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拒绝接受请愿书,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失败
1844年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军事镇压
失败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B.民主革命方式的多样性

C.工人运动的联动性 D.科学理论诞生的必要性

19.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这次革命新的特点还在于人民.......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该学者说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A.光荣革命 B.独立战争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20.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推行“无嗣失权”政策,即如果印度的土邦统治者没有男性子嗣继承人,在他死后其领土就要纳入英国政府的直接管辖。这一政策

A.瓦解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B.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C.强化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引发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1.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又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该事件体现了

A.司法独立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民主共和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2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颁布《贱民废止令》,要求各府、县禁止买卖贱民,允许贱民自由选择职业与居住地。这一法令

A.加强了日本中央集权 B.扫除了封建残余 C.吸收了西方平等观念 D.完善了民主制度

23.1889—1902年,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合并浪潮,有2700个工矿企业卷入其中。在这次合并潮推动下产生的新生产组织形式是

手工工场 B.机器大工厂 C.垄断组织 D.特权贸易公司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被称作“亚洲的觉醒”,以下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典型事件是

A.伊朗立宪革命 B.海地独立运动 C.苏丹马赫迪起义 D.卡德纳斯改革

25.下表为巴黎和会上的三种会议类型。据表可知,巴黎和会

类型
权力
最高会议
拥有决定一切重大问题的权力。成员为英、法、美、意。
特别委员会
负责审议专门问题,预备草案,提供最高会议参考。
全体会议
仅履行表决程序,无实质作用。

A.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 B.维护了战胜国的利益

C.具有强权政治的特征 D.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

26.1919年3月,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的学生举行罢课和游行示威,工人、农民等随即响应,群众们高喊“打倒英国占领者”“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等口号。这反映出埃及

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B.摆脱了殖民统治 C.得到国际社会支持 D.放弃了武装斗争

27.“1918年的春天过得非常艰难。时时给人一种感觉:一切都在土崩瓦解,惶惶不可终日……这个财力枯竭、一片荒凉和极端绝望的国家能有足够的生命力使新制度维持下去吗?”为此,苏维埃政权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创办了私营企业 D.实施了固定粮食税

28.1921年,列宁在接见农民代表时说:“我知道,当农民的一切都被拿走,而给他们的东西又是那么少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何等艰难。”对此,苏俄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施农业集体化


校本六参考答案

1~10:DBCCABABDA 11~20:BBCDCABDCC

21~28:DCCAC/AAB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