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高一历史校本4

2025-09-03

闽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学期高一历史校本练习4

出卷人:俞焰敏 范围:第8单元

一、单选题共21题,每题4分,共84分

1.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在肯定人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

A.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 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 15世纪中期,罗马教皇尼古拉派人赴雅典、君士坦丁堡及日耳曼和英国 大小城市寻求、购买或抄写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无论是异教徒的还是基督教的;在梵蒂冈设立一个誊写、编纂中心,并以高薪鼓励世界各地的学者至此翻译并编纂古典著作。这些举措( )

A. 促进了新的教派的兴起 B.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C. 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苏 D. 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3.马克思在评论某欧洲事件时说:“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该事件(

A.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B.解放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C.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加尔文教“预定”论认为“人在呱呱坠地之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命运,基督徒只有遵从上帝戒律并完成其旨意,在从事世俗活动中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才能获得救赎”。由此可知,新教伦理(  

A.否定了传统宗教信仰 B.适应了资本主义需求

C.反对个人的信仰自由 D.倡导自由民主的理念

5. 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答了哥白尼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天文学问题。这个关于自然的数学体系是那样的明澈和有条理,以至于守旧分子们丧失了抵挡的勇气和能力。牛顿之后,反对哥白尼体系的做法成了一种顽固与愚钝的象征。这说明( )

A. 理性主义推动了政治变革 B. 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权威

C.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D. 技术革新改变了生产方式

6.英国年鉴从1497年开始大规模印刷出版。早期年鉴会印有“是时间伊始以来的第几年,自诺亚洪水以来的第几年”和圣徒日等。17世纪中叶开始留出空白页面,供年鉴的主人记录约会等私人事务。18世纪中叶,创世纪以来的时间年表不再常见,年鉴中印刷的内容不是英国君主的日常,就是货币汇率,或是马车的来往时间。这些变化反映出(  

A.新航路引发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C.书籍的普及有赖于印刷术的发明 D.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7.西方学者将某历史事件描述为“对我们极具影响力的近现代西方文化之母”“一种反叛和反抗当时道德和宗教观念的精神”“突然和光明”。其描述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近代科学的兴起

8.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D.促进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

9. 伏尔泰提出,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不应受任何侵犯,这种天赋人权只受法律支配;平等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只不过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这意在强调( )

A. 自由平等应得到尊重 B.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 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 D. 社会契约为国家学说核心

10.下列四部著作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②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④彼特拉克《歌集》

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1.《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确立了国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一权力也逐渐丧失。由此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

A.君主的权力受限 B.内阁是最高立法机构 C.议会对内阁负责 D.议会是最高行政机构

12.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内阁的首脑是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此可知,英国的内阁制度体现了(  )

A.分权制衡 B.法律至上 C.人民主权 D.自由平等

13.“光荣革命”后,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8世纪20年代,在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此可知,英国(  )

A.封建贵族势力依然强大 B.内阁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D.议会至上原则开始确立

14. 1812年,格林兄弟首次出版他们的《格林童话》。该著作是格林兄弟游历全国,研究民间方言,收集历代在群众中流行的民间故事,并用统一标准德语写成的。格林兄弟希望通过这条途径找到自古以来固有的德国精神。格林兄弟的创作思想( )

A. 丰富了德意志的传统文化 B. 加快了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C. 利于唤起德意志民族认同 D. 讽刺了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

15.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这表明

A.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 B.美法两国都很重视宪法的制定

C.美国《独立宣言》鼓舞了法国 D.封建专制阻碍了美法两国发展

16.美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美国的发展,关于两次革命的共同点是(  )

①都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 ②都通过战争方式解决矛盾

③都推翻了美国封建制度 ④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结果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法国制宪议会在1791年通过的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世袭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公民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由此可知,该宪法(  )

A.主要仿效美国的宪法 B.使人民获得了普选权

C.践行启蒙思想的精神 D.由封建保守势力颁布

18.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赢得民族独立后确立民主共和制

C.③经历艰难的制度反复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19.下面是某校高一学习小组制作的学习目录据此判断,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  )

学习目录
(一)俄国1861年改革
(二)美国南北战争
(三)德意志完成统一
(四)日本明治维新

A.资本主义的扩展 B.国际关系的演变 C.民主制度的完善 D.共和思想的传播

20.1870—1913年,德国谷物产量由1500万吨增至3100多万吨,钢产量由140万吨增至3550万吨,工业年均增长率长期保持在6%以上,其增长速度超过英法等国。这表明(  )

A.殖民扩张是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B.德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国家统一促进德国经济现代化 D.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垄断阶段

21.1890年日本颁布的《教育敕语》强调“不外是儒学主义与普鲁士主义来修饰日本神话”。这反映

A.日本主张教育神圣化 B.儒家教育比西方优越

C.文明开化要结合国情 D.普鲁士教育水平最高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表3 14—18世纪欧美大事年表

时间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史事及内容
14世纪
意大利
薄伽丘
《十日谈》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16世纪
德国
马丁·路德
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7世纪
英国
牛顿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17世纪
英国
洛克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交由君主掌握,立法权由国会行使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18世纪
法国
孟德斯鸠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制衡
18世纪
法国
卢梭
“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18世纪
德国
康德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18世纪
美国
华盛顿
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
18世纪
法国
罗伯斯庇尔
大革命爆发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从表3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3个人物,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取的人物,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校本4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1题,每题4分,共8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B
C
D
A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C
A
C
C
C
A
C
21









C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答案】(12分)

示例1

选取人物:牛顿,伏尔泰。(1分)

论题: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2分)

阐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推动了机械唯物论世界观的流行,并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7分)

综上,科学革命是通过牛顿来影响启蒙运动的,牛顿可谓是启蒙思想家的第一位精神导师。(2分)

示例2

选取人物:卢梭,华盛顿,罗伯斯庇尔。(1分)

论题: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分)

阐述: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7分)

综上,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

示例3

选取人物:薄伽丘,马丁·路德,伏尔泰。(1分)

论题:14—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不断与时俱进。(2分)

阐述: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用“人本”对抗“神本”,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7分)

综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2分)

【解析】

示例1:据材料“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伏尔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论题: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然后展开论述,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推动了机械唯物论世界观的流行,并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最后总结,科学革命是通过牛顿来影响启蒙运动的,牛顿可谓是启蒙思想家的第一位精神导师。

示例2:据材料“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华盛顿”“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罗伯斯庇尔”“大革命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论题: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然后展开论述,如: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最后总结,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示例3:据材料“薄伽丘”“《十日谈》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伏尔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论题:14—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然后从人文主义思想的演进展开论述,如: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用“人本”对抗“神本”,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最后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分享